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体系发展史:从万亿津元到5万元人民币的演变
tpwallet官方网站 2025年3月4日 10:19:41 tp官方网址下载 32
清政府货币改革
晚清时期,外币大量流入,我国货币体系陷入混乱。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币制则例》,开始进行货币改革。新发行的清国货币以圆为单位,实行银本位和十进制。其中,一圆银币为主币,辅币则有多种银币和铜镍币。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改革不到两年,大清帝国就灭亡了。
民国货币体系建立
民国成立时,肩负起货币改革的使命,逐步建立了以银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于是民国大洋应运而生。以一枚壹圆法币为例,1936年由中行发行,正面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背面则是“帆船放洋图”,这种货币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苏维埃银币券发行
1932年,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了自家纸币,称为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银币券。纸币有壹圆、伍角等五种面额,共有八个版本。这些纸币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对苏区的物资流通至关重要。
陕甘宁边区小额代价券
在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的货币在陕甘宁边区扮演着纸币的角色。但市场上流通的零钱不够用,因此边区银行开设了光华商店,并以商店名义推出了小额面额的代价券。这些代价券有柒角伍分等六种面额,还有七个不同的版本,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们的日常买卖。
第一套人民币特点与发展
第一套人民币最初只有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三种面额。它的设计呈现了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画面,取消了行长签名,并使用民国纪年标明发行年份。作为战争年代的货币,它与解放战争同期发行。由于各个解放区的印刷技术有较大差别,最终共发行了十二种面额,六十二个不同版本。
第二套人民币变革与流通
1955年3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二版人民币,包含11种面额和16个版式。这版人民币与第一版的比例是1比10000。当时,大额纸币被取消,三圆、五圆、十圆纸币由苏联承印。自1964年起,我国不再使用苏联印制的纸币。其余纸币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