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造车冒险之旅:小米汽车发布即交付,55岁雷军再创业的制造业转型
tpwallet官方网站 2025年1月11日 05:09:08 tp官方网站下载 182
不久前,交银国际整理了一份小米汽车依赖的五大关键技术供应商名单。这份名单并非寻常,它揭示了小米汽车的供应链布局、成本管控和未来发展的众多亮点,这些都是大家需要关注的焦点。
供应商选择的单一性原因
小米在电池、底盘和摄像头方面,通常只与单一供应商合作。这或许是因为小米汽车尚处于初期阶段,订单数量不多,同时汽车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也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以汽车产业的规模而言,只有当订单量增加,企业才有能力培养第二、第三供应商。在合肥这样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此前已有不少新汽车企业遭遇过类似困境,只有拥有订单,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来增加供应商。目前,小米在各个环节优先保证供应的稳定性,通过与少数供应商合作起步,这就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起点。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具有阶段性特点。目前市场竞争颇为激烈,这让人联想到手机行业起步阶段,那时众多品牌起初都只与少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对于小米汽车来说,首要任务是稳固自己的地位,这就要求它首先确保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优先国产或有投资背景的供应商
大家留意到,小米在有条件时,会优先选择国内供应商,或是自己投资过的汽车产业链公司。这一点反映了小米对国内供应链的扶持,以及对自身投资战略的运用。以小米SU7为例,在电池方面,它选用了弗迪的刀片电池(标准版)和宁德时代的电池(Pro和Max版),这些都是国内知名的电池供应商。
在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内供应商的技术持续提升。比如,小米投资的禾赛科技,已成为小米SU7的核心激光雷达供应商。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成长,还有助于小米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整合资源。正如其在手机业务中所展现的,小米将高性价比的优势扩展到了汽车市场。
关键部件的供应商亮点
小米汽车的供应商在各个部件领域均表现出色。在热管理系统方面,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和华域三电是主要合作伙伴。至于硬件选择,芯片和传感器等部分同样值得关注。英伟达的Orin芯片是自动驾驶的核心,而德赛西威和经纬恒润则在自动驾驶平台和域控制器上有所贡献。此外,德赛西威还可能是智能座舱主控平台的潜在供应商。
以智能驾驶为例,目前市场上对自动驾驶硬件的要求日益提升,众多供应商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技术。小米汽车挑选了这些供应商,为其智能驾驶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汽车高科技水平的期待。
硬件配置的发展潜力
小米SU7的硬件配置已相当不错,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激光雷达为例,Pilot Max的安装量目前并不高,相较于其他L3+级自动驾驶系统所需的激光雷达数量,还有差距。随着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激光雷达的安装量有望增加。至于毫米波雷达,尽管Pilot Max已配备3个,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其数量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曾经,电动车电池的续航能力还较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能力已经从最初的不长逐渐提升,直至现在可以满足更长的行驶需求。小米汽车在硬件配置方面也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尤其是针对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配置。
新车型可能的供应链变化
小米在供应链管理上有一贯的做法,因此,未来的车型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小米汽车所专注的空气悬挂和线控刹车系统为例,小米已经对孔辉科技进行了投资,预计在下半年推出的SUV新车型可能会让孔辉科技加入供应链。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汽车行业对零部件稳定供应和价格控制的普遍需求。
例如,小米先前对爱泊车等公司进行了投资,以增强新车型在功能上的支持。这和其他汽车品牌在发布新车型系列时做法相似,他们会根据车型的定位和市场需求来选择供应商。小米同样需要在维持现有供应关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灵活变动。
产品设计思考延伸到汽车领域
小米在发布新产品时,总是注重外观设计迎合消费者口味、功能满足用户日常使用,同时严格控制供应链成本。这一理念同样应用于汽车行业。面对众多手机品牌进军汽车市场,小米的独特理念成为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外观设计上,小米汽车需思考如何让车辆既显大气又不失时尚,追求像经典车型那样的跨时代设计魅力。在功能设计上,如何让智能座舱更加便捷实用,也是基于用户需求的重要考量。此外,如何将手机领域的经验和策略成功应用于汽车产品,是小米汽车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你认为小米汽车未来有哪些国内企业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觉得文章有帮助的话,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